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變作:縱使。
(1)這首詞抒發了詩人什么感情?請概括。(2分)
答:寫詩人暮春時節的離愁別緒和感傷青春不再(年華易逝)的愁緒。(此為暮春別恨之作。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為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既寫了年華易逝之感,也抒愁情別恨。
【評分參考】本題要求學生概括,不必分析。按點給分,只寫一點得1分,即使有對該點展開分析。“暮春”不寫不扣分。)
(2)“西城楊柳弄春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請簡要賞析其表達效果。(4分)
答:“弄”字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的楊柳以有情,(2分)寫其多情卻引發詩人的離愁,表意自然貼切,生動感人。(2分)
【評分參考】籠統分析擬人的表達效果,給1分;能抓住“弄春柔”一詞或“弄”字簡析,合理者,再給1分;能寫出與后句的聯系,加2分。其他說法,合理者,酌情給分。)
二: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2)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參考答案
(1)意象的內涵:楊柳,代指初春季節,暗寓男女離別。飛絮,代指暮春季節,暗寓青春流逝。(2分)
表達的情感:傷春傷別之愁,久別懷人之情。(2分)
(2)同:①寫出了愁之深廣綿長。②比喻手法及藝術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動形象。(2分)
異: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詞表現的是家國之愁,秦詞表達的是兒女之情,且秦詞愁情的程度比李詞有所加強。②表現手法:秦詞是對李詞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擬淚水,再以淚寫愁,寫法曲折。(2分)
或:
(1)答:“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無依、離愁別緒。這首詞抒發了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了愁情別恨。
(2)答:共同點:都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湯湯江水,都抒發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不同點:李詞運用明喻和擬人手法,秦詞運用暗喻;李詞抒發的是亡國之痛,秦詞抒發的是離別之苦,可見手法和內容不同。(意對即可)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簡析: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此詞為抒寫暮春別恨之作。上片從“弄春柔”、“系歸舟”的楊柳,勾起了對“當日事”的回憶,想起了兩人在“碧野朱橋”相會的情景,產生眼前“人不見”的離愁;下片寫年華老去而產生的悠悠別恨,“便做”三句,表現了離愁的深長。全詞于清麗淡雅中,含蘊著凄婉哀傷的情緒。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