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
【注】①本詩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詩人因觸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華是王勃的同鄉和密友。
1.請簡要賞析首聯中“送送”“遑遑”二詞的妙處。(5分)
2.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巧用疊詞,具有音韻美。(1分) “送送”以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寫送別友人的情景,表達彼此難分難舍的深厚情誼。(2分)“遑遑”想象有人獨自前行時的匆忙、惶惑,寫出了詩人對摯友的觀念。(2分)
2.相同:都表達了送別朋友的依依深情。同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憐惜和勸慰之意。(2分)不同:《別薛華》情緒低落哀傷。詩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等詩句,流露出詩人羈旅飄零的傷感和懷才不遇的孤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邁。一洗送別詩的悲酸纏綿之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表達了豁達樂觀的胸襟和對真摯友情的深刻認識。
二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聯系詩人處境,頷聯詩意不能僅僅理解為只是在寫遠行人的前路艱險,其實也是在寫詩人自身的命運多舛,仕途坎坷。
B.頸聯一方面是對友人的同情與勸慰,一方面也用以自我安慰,大有“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的情意。
C.尾聯既說明自己懷友之誠,也告訴對方,我亦深知你對我思念之切。杜甫《夢李白》中“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便是這個意思。
D.寫法上,詩歌主要借助寫景抒情,筆觸感人,著意寫與友人的惜別之情,情韻深邃而綿邈。
E.本詩與作者的另一首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題材同為送別,都表達了送別朋友的依依深情和同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憐惜與勸慰,風格情調相近。
2.這首詩和一般的送別詩有何不同?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 DE (其中D項3分,E項2分)
2. 這首詩沒有通過寫景來抒情,而是在敘事和想象中抒發感情;(2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薛華的依依別情,并且巧妙運用雙關手法,反復詠嘆漫漫長路的艱險和悲涼,實則表現自己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4分)
簡析
這首詩通過送別朋友,抒寫了詩人不滿現實,感嘆人生凄涼悲苦的情緒。詩的首聯語意雙關,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艱難,前途悲涼。頷聯和頸聯使用工穩的對仗句式,不僅揭示了友人將會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運,也表達了詩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聯綰合題意,抒寫雙方將承受的離別后的相思之苦。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