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是清代詩人鄭板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首聯寫山村周圍的景象,頷聯寫山村的氣候變化,頸聯寫山村的人們辛勤忙碌著,尾聯詩人抒發自己很享受靜謐的山村生活。這首詩表現真率性情,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樹木籠罩在迷朦的煙霧之中,烏鴉在鳴叫,宿雨初霽,殘云旭日輝映成霞。
東風已經吹綠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氣早晨仍然感覺到寒意。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著煙霧在呼喚自家的鴨子,酒家沿著河岸扎著籬笆。
長久以來遠離塵囂,不要讓江濤之聲傳入遙遠的水村。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不詳。作者二十五六歲時來到真州江村,設塾教書。三年后,作者在當地遠近文明,都感到驚奇,別處的私塾先生紛紛前來向鄭板橋討教教育之法。純樸的鄉親們都把他當成自己人,東家送來雞鴨,西鄰送來新茶,酬謝這位教館先生。為此,他寫這首詩,抒發當時的心情。
作者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其人無甚事跡,其詩也多不合那個時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為他寫了一首有名的有關放風箏的《村居》詩。著有《拙吾詩稿》。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