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杭州城
漠漠江天外,登臨返照間。
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
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
【注】別浦:江河入海處稱“浦”,又稱“別浦”。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首聯(lián)上句把目光投向遼遠的江天之外,為全詩設置廣闊的背景。
B.首聯(lián)下句“登臨返照間”展示夕陽返照的景象,暗示了登臨的時間。
C.頸聯(lián)從視覺和聽覺著筆,寫漁人白天靜觀沙鳥,夜晚閑唱漁歌。
D.最后一句寄情于帆,將“歲窮歸未得”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得含蓄蘊藉。
16.宋代范晞文點評說:“(鄭谷)有句云’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李洞有’樓高驚雨闊,落覺城空’,非不佳,但’驚’ ’覺’兩字失于有意,不若谷詩之自在。”你覺得哪兩句更好?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
15. C(“沙鳥晴飛遠”是詩人登臨所見,不是漁人靜觀沙鳥。)
16.鄭詩更好。①鄭詩“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兩句,上句描寫出潮水涌漲、江與岸平,下句寫遠山葉落、山形畢現(xiàn),兩句視野開闊,意境深遠,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妙。②“無”“見”二字客觀呈現(xiàn)詩人登臨所見,自然天成。李詩“樓高驚雨闊,木落覺城空”兩句中的“驚”“覺”二字更側(cè)重于描繪主觀感受,略顯刻意。(每點3分,意對即可,若答李詩更好,言之成理則酌情給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