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的文言文翻譯
病入膏肓出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病入膏肓的文言文翻譯,供大家閱讀參考。
原文:
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翻譯:
成公病重,打算去聘請醫(yī)術高明的人來給自己治病。醫(yī)生還沒到來之前,成公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兩個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談話。一個說:“成公這回請的人,醫(yī)術十分高明。那個醫(yī)生來了,用藥會傷害我們。這回怎么逃哇?”另一個說:“不用怕!我們呆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醫(yī)生也拿我們沒辦法?!钡诙欤t(yī)生到了。詳細地望聞問切之后,嘆道:“這個病,我的醫(yī)術無能為力。因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藥力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贬t(yī)生說罷,面帶慚愧之色。 成公聽后說:“這是良醫(yī)呀,所診之病情,與我昨夜所夢,完全吻合。雖不能治,我也要贈之厚禮而送歸?!绷卤邕@天,晉景公想嘗新麥,派甸人獻上新麥,由庖人烹調。這時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來,將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后殺了他。將要吃新麥的時候,景公肚子發(fā)脹起來,走到廁所,跌入廁所里死去。有一個宦官當天早晨夢見背著晉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著景公出廁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病入膏肓
解釋
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yī)治。也比喻事態(tài)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處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隔膜之間為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形容病情特別嚴重,無法醫(yī)治。也比喻事態(tài)嚴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2、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一折:“母親病入膏肓,你孩兒仰天悲愴”
3、金 王若虛 《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詩:“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p>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五二回:“吾觀 劉琦 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xiàn)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p>
5、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 蓮 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p>
典故
原文:
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所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于事物或人
詞語辨析
近義詞:人命危淺、行將就木、不可救藥、不治之癥、膏肓之疾、氣息奄奄、無藥可救、奄奄一息[4]
反義詞:妙手回春、手到病除、藥到病除、起死回生、懸壺救世、杏林高手、妙手仁心等
關鍵詞:病入膏肓的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