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描寫美女的經典詩詞,讓人回味無窮!
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名花,此指牡丹。傾國,代指美人,此指楊貴妃。君王,此指唐玄宗。此寫楊貴妃之美。但詩句沒有直寫,而是通過兩個細節側筆寫之。一是將她與名花并提,并以有特定含義的“傾國”一詞暗示之;二是以“長得君王帶笑看”的敘事,暗點出其可人的形象??芍^表意婉轉,曲盡其妙,讓人回味無窮。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此寫湘水女神鼓瑟之后飄然而去,唯剩江上數座青峰的情景,意在強調湘水女神的神秘。以“人不見”與“數峰青”相對襯,由峰及人,更讓人回味無窮。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此詩乃寫女子之美,但不直寫,而以“人面”與“桃花”并舉,以兩者的“相映紅”互相襯托,以表達贊美女子花容月貌之意。它雖化自南朝文學家庾信《春賦》中“面共桃而競紅”之句,卻比原句更有韻味,確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妙。
陌上桑(節選)
漢·樂府古辭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即墮馬髻,其髻偏在一旁,呈欲墮之狀,乃漢代時髦之發式。綺,有花紋的綾。襦,短衣、短襖。此寫漢代美女羅敷的裝束打扮,于此可見漢代女子服飾之時尚。
過嘉興
元·薩都剌
吳姬蕩槳入城去,細雨小寒生綠紗。
我歌《水調》無人續,江上月涼吹紫竹。
春風一曲《鷓鴣》吟,花落鶯啼滿城綠。
出自。吳姬,吳地女子。江南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出門便要撐船,那是常事;女子水上撐船,那也是司空見慣的情景。但是,在詩人這個北方人看來,這平常的景象卻是別有韻味。前句說吳姬撐船入城,這是敘事;后句寫春寒細雨之中江上朦朧迷茫的景象就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綠色輕紗,這是寫景。事景結合,吳姬與細雨相襯,便使詩人筆下的吳姬更具朦朧之美,讀之給人留下的想象空間更大。
贈官妓小英歌(節選)
宋·張詠
舞態因風欲飛去,歌聲遏云長且清。
有時歌罷下香砌,幾人魂魄遙相驚。
遏云,使飛動的浮云為之停止。清,清越。此寫官妓小英舞姿優美,有飄飄欲飛之感;歌聲清越高亢,有響徹云霄之效果。
憶揚州
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蕭娘,是南朝以來詩詞中所常用的一個人物名字,特指男子所戀的女子(女子所戀的男子則稱蕭郎)。桃葉,本是晉代王獻之的愛妾之名,后泛指男子所思念的佳人。此乃寫蕭娘多愁善感之態及與情郎離別時的傷悲之情。前句不直說蕭娘離別情郎時哭得很厲害,流了很多淚,而說她是“臉薄難勝淚”;后句不直說桃葉與情郎離別滿面憂傷之容,而說她是“眉長易覺愁”。兩句皆是寫男女“相見時難別也難”的離愁別緒,卻側筆寫來,讓人有回味無窮的美感。“羞”而“笑”,則突出表現了其天真可愛的形象。
陌上桑(節選)
漢·樂府古辭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緋頭;
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走路之人見羅敷,放下擔子拈胡須;英俊少年見羅敷,脫下帽子顯風流;耕田農夫見羅敷,忘記所要耕的田;鋤地農夫見羅敷,忘記鋤地的活計?;丶液笙嗷ケг梗灰蚬忸欁戳_敷而忘了干活。此寫羅敷之美,不從正面著筆,而是以間接筆法,通過行路人歇擔捋須、少年人脫帽整理頭巾、耕者鋤者忘其勞作、回家后互相抱怨的細節描寫,極寫羅敷之美,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關鍵詞:古詩詞,美女